山东新丞华展览有限公司

工业机器人行业保持增速,新产业需求提升,一大波红利在路上

央视新闻中,机器人的身影正频繁出现。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公布了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情况,数据显示,9月份规模上机器人的生产绝对量为29006套,同比增长19.5%,1—9月生产绝对量达到268694套,同比57.8%,整体依然保持了较好的上涨增速,目前看来,工业制造题材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行业增长趋势明显。这一趋势符合当前各行业的发展状况,据央视财经报道,在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受益于制造业需求拉动,近段时间工业母机和相关制造企业已经出现订单爆满、一机难求的景象。一家企业的生产负责人在报道中告诉记者,从今年初开始,随着订单的猛增,他所在的工厂不断扩大产能,工人们三班倒满负荷生产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3月份之后,正通过机器人等全新工业设备紧急扩产中。

▍新需求促使行业景气度依旧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我国制造业复苏明显,再加上海外疫情倒逼制造业回流中国,但劳动力人口不断下降与人工成本不断提升,倒逼企业进行自动化改造,也直接拉动了机床、机器人等工业制造设备的需求。

就大方向上来看,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制造业整体处在利润空间较小、附加值较低的阶段,作为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关键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升级是中国制造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在许多券商和研究机构的报告中可以发现,无论是近期热门的工业母机还是许多行业题材,装备制造业升级依然一条重要的发展投资主线,专用、通用设备以及仪器仪表领域均孕育了非常多的发展投资机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机器人相关企业。

在产业升级的时代大趋势和真实需求下,工业制造业中新能源、工业母机、机器换人三大主线依然保持火热,同时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也在国家诸多政策的推拉下,有望更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

工业互联网都能够有效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化解产能过剩、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助力中国工业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但根据《全球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企业主要分别在机械行业,占比36%,其次是能源行业,占比22%,再者是轻工行业,占比11%。除此之外,其余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渗透率普遍偏低。由于工业互联网的前提是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中长期来看,工业机器人依然有非常强烈的市场增长需求,市场增量依然能够保持稳定。

更务实一些,如果从制造业整体数据来看,高技术制造业是国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主线。近年来,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持续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8月份,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比7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2.8%,加快0.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对于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的需求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虽然增速相对上半年明显开始回落,但可以预见,由于高技术制造行业进入门槛会越来越高,而传统制造的市场饱和度逐年增长,面临服务化转型的需求将不断变得强烈。这些需求也将使得包括智能控制在内的更为泛化“机器人”行业需求不断提升。

▍稳中有进,新行业诞生全新需求

此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就提到,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从行业规模来看,2015-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由25.4万台上升到39.7万台,CAGR达9.3%。2015~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在全球销量占比从27%提升到42.8%。在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的44%,2016年至2020年产量从7.2万套快速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这一增长在2021年继续保持上涨趋势,这种对机器人的关注度影响到了方方面面,央视财经频道此前也以“机器人产业争夺战”为标题对中国机器人产业进行过专题分析:2020 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亿元;预计到2030 年,该数字将扩大十倍,达到26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万亿元。从数据可以感觉到,国家整体对于机器人行业的整体预期依然偏于乐观。

因为工业机器人位于产业链中游,行业景气度主要取决于下游制造业复苏情况,就细分市场来看,由于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世界最大、工业门类最为完整,虽然由于部分行业的工艺技术尚待解决,目前工业机器人普及较好的领域仍然不多,局限了工业机器人市场起量,但这种问题得益于“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在新产业的拉动下很快得到解决。

从细分领域看,汽车和3C一直是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的主要场景,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收窄,但结构上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同时3C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多年保持较高增速,今年前七个月累计增速更是达到25.4%。有机构预测,从明年大行业需求来看,预计3C、新能源等相关行业需求量仍然较大,尤其是3C为创新大年,会进入比较好的火爆周期。两大支柱汽车和3C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为机器人维持高景气度奠定了基础。

其次,新行业需求会带动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例如随着近年来国家新能源战略逐步推进,光伏和锂电行业的持续景气释放更多自动化需求,这些新的产业链带动工业机器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制造业需求向好,机器人行业的需求也持续旺盛,机器人行业尤其中高端机器人的需求保持火爆,同时,机器人上游的数控系统和减速机也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根据部分券商的调研报告显示,行业内部分数控和减速机龙头企业订单已经到明年2、3月份,供不应求。

▍标准化制定筑牢根基

高端核心零部件卡脖子一直是中国机器人企业中高端产品利润难以提升,企业品牌难以走向高端化的关键问题。

10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借此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同时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核心零部件问题被重点关注。

《纲要》提出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加快研究制定机器人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产业变革。同时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与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建设,加大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应用力度,全面筑牢产业发展基础。这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关键举措,对于再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提升高端产品成本优势和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帮助巨大。

与此对应的是,更早些为了解决中小型创新型企业融资问题,保证创新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周期,而在2021年9月3日正式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这与2021年7月30日,我国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与许多政策相对应遥相呼应。

该项政策将配合“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安排的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再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优质企业培育库不断扩围,不断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诞生发展,同时将更大范围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着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努力。

就目前公布的近5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批4762家,单项冠军5批596家)来看,约九成以上的企业分布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为主的“四基”领域。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专精特新中的“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6.4%,平均拥有发明专利近12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对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配合国家“强基”工程的大力扶持下,可以预见《纲要》实施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会实现技术和规模应用的重大突破,包括机器人行业在内的部分核心零部件“卡脖子”问题将有所缓解。国家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业的大力支持,对行业龙头企业将起到极大推进促进作用,也会催生一大批细分领域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崛起,不积极进取的企业必然则面临后来者更大范围的竞争冲击。

▍专利问题需重视

专利是产品标准化和技术精细化后必然面临的问题。

过去十年机器人产量的快速增长表明,研发、专利申请和商业化之间可能存在滞后性,这个问题在中国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几年间重视程度一直不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与授权数量均逐年增长,2020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有所下降,分别为42438项与85431项。2010-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和专利申请量均呈增长态势,2020年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但是申请人增多,整体来看全球工业机器人技术处于成长期。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48.84%;其次是美国,占比为20.21%。

目前全球有355320项专利处于“有效”状态,占专利总量的71%;这些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占93.15%,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占比分别为6.57%与0.27%。中国机器人专利中大部分为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占比相对其他机器人专利申请国要低,多而不精在专利上体现得也非常明显。

在大多数国家,专利主要来源于公司,而近年中国绝大多数机器人专利申请实体基本是大学,公司只占了一小部分。但这一数据在近些年有所改变,例如格力的专利申请数量大幅提升。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分别是发那科株式会社、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佳能株式会社、斯克林集团公司、LG电子株式会社、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与细美事有限公司。其中发那科株式会社工业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为2016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1946项,格力则为1691项。

在大多数国家,机器人专利授权量排名前三位的技术类别包括:物理机械部件、控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在 2013~2019 年,人工智能专利增长得最快,尤其在中国,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专利的增长速度比其他机器人领域更加迅速,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中国专利卡位的重要一步。专利也是未来机器人企业战略布局的可参考方向。

▍结语

近年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蓬勃兴起,一系列新的行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迎来快速发展,国内外的探索也全面展开,正推动全球工业体系的智能化变革。当下正如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所提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面对这一窗口期,我国也正抓紧从机器人应用大国转型为机器人乃至智能制造创新大国,在智能制造转型的大趋势,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建设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策源地、集聚地和集成应用的新高地,这一进程将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进一步加速。